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创新创业 > 正文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发表于: 2018-09-03 点击: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分:1

计划学时:20学时(理论课学时数:16学时;实践课学时数:4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就业指导课是我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

1.2设计思路

1.2.1设计总体思路

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高职生就业、创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在每篇的理论课堂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演讲、辩论、自测、设计编写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每篇的社会实践课,开展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1.2.2课程设置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在于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规定最低课时要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为服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在第四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总学时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课外实践教学学时4学时。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及河北省教育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两个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学生实际需求而确定。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指导。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职业道德观念,锻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求职的技巧和礼仪及树立创业意识。

2.2职业能力目标

2.2.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论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趣味横生的案例分析、教师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2.2能力或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树立信心,掌握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 求职技能等。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2.2.3知识、社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和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把握职业选择的原则和方向;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3.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的的具体要求,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具体课程教学内容见下表:

序号

学习项目

教学内容

学习要求

参考学时

1

就业形势

与就业政策

1.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规

了解:从本校和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来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

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

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

2

2

求职择业基本程序

1.签订就业协议

2.毕业生离校、报到的规定与流程

掌握:熟悉签订就业协议的基本要求

掌握:了解毕业生离校、报到的规定与流程

1

3

求职心理调适

1.大学生求职挫折案例分析

2.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3.如何掌握求职过程中心理问题的调试方法

了解: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理解:求职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掌握:求职过程中心理问题的调试方法

2

4

求职择业的准备

1.搜集就业信息

2.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

3.准备相关的证书与资料。

了解:目标职业的需求情况,相关要求以及自身的差距

理解: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

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针对性做信息收集准备

3

5

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

1、笔试与面试:笔试及其方法技巧;面试及其方法技巧

2、网上求职、人才市场求职的方法技巧

了解:到哪里找工作

了解:择业的方法与技巧

2

6

求职礼仪与必备的职业素养

1、求职过程中及未来工作中注意的礼仪修养

2、职业道德

1、熟悉求职礼仪

2、养成职业素质

2

7

就业权益

保护

1.毕业生就业权益;

2.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3.劳动合同的法律效用与签订原则;

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2

8

大学生

职业角色转换

1.转换角色

2.适应新环境

3.新的工作岗位中应注意的事项

理解:区别学生角色与社会职业人角色

了解:新人职场会遇到的困难

掌握:走向职业成功的方法

2

9

实践课

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研、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

计入平时考核成绩

2

10

考查

撰写个人求职简历

计入考试成绩

2

3.2实践教学安排

1、根据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会、竞聘会、模拟面试会,听成功人士讲座,观看励志录像、电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2、组织学生进行学生街实地调查研究,参加招聘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4. 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1教材选用

本课程丁梦 王霖 张宝红主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ISBN978-7-5684-0518-8 。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本教材资料详实,里面有丰富的实际操作题可供选择。这是选用这本教材的主要原因。

4.1.2教材编写原则与要求

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结合。

4.1.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教材使用需注意结合学生理解情况,同时参考资料有:1、《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马联合等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版;2、《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邵海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王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4.2教学建议

1、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作用。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通过课堂传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结合心理学知识,测评工具等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行动。

3、组织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一般3-5人),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讨论课题,给小组分配任务,经过1-2周准备,由小组成员上讲台,把学习体会与同学分享。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打分评级,并做最后点评。

4、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编制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教学形式包括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影视教育等形式;分散教学形式包括辩论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考核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平时成绩占60%,主要以考勤和课堂活动参与度和表现为依据。(2)教学实践活动(提交作业)占40%,主要以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提交的作业质量为考核依据。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自行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提高课堂信息量,多种视频材料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名人传记和影视资料:介绍名人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勇于拼搏,增强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的视野。

3、网上课程资源库:建立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提供帮助学生课外自我测评、案例库、和答疑系统等网上资源,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进行讨论。

4、加强实体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发动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如招聘会、交流会、实训基地、勤工俭学岗位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观察与学习、交流与实践,把所学的理论与现实社会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