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行业的会计类岗位(群),能够从事财税审计服务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依据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设置精准对接初级会计师、初级管理会计师、大数据分析师等考试标准和岗位需求,强化人文素养与责任担当,为培养具有财务核算、数据分析、预决策能力的跨界、复合、技能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知识与能力根基。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基础、统计基础、会计基础、出纳业务操作、企业管理基础、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领域的内容。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实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内容。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财政金融基础、 Excel 在会计中的应用、中国会计文化、审计基础与实务、 行业会计比较、会计制度设计、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管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学基础、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财务可视化分析等领域的内容。
三、专业办学条件及特色
1.教学特色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从1993年建校初始开始招生,一直持续到目前,已有30年的历史,期间开设过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学等专业,2021年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学团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秉承“以德为先、基础为本、能力为重、应用为实”的专业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厚德强技,匠心笃行的优良学风,紧紧围绕全省特别是伊春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强会计基础、精数据工具、重融合应用”为专业特色,教学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于传统会计实务,开设财务共享实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依托实训平台,强化学生在财务数据处理、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方面的实战能力。精准对接数智化时代财务岗位新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室符合高等职业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合理,实验、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够顺利开展出纳业务、大数据技术应用、云财务会计、 智能财会系统应用、企业经营沙盘对抗、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等实验、实训活动。鼓励在实训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信息技术。 在此基础上,还配备了能够满足进行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岗位技能综合实训等实训要求的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实训室具有相应的会计实训资料、会计用工具、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管理系统,并配备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室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氛围和全真性职场学习环境。
实习就业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毕业后可以继续专升本、参军等,也可以选择就业。在会计、审计、税务服务行业的校外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社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中小微企业进行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建立稳定、够用的实习基地,选派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对口实习, 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大数据服务机构、财务咨询服务公司等单位就业,从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工作(即出纳、会计、财务管理等传统工作)、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维护、数据分析工作;也可面向生产信息软件企业及其合作伙伴单位,从事会计信息管理软件顾问营销、实施及维护等工作。